不怕挂时时彩方案

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不怕挂时时彩方案 > 新闻动态 >

日据时期,从精神到肉体,日本殖民奴化台湾人有多彻底?一文了解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145发表时间:2025-04-13

日本殖民者不仅在政治领域实行专制统治,在经济上大肆掠夺剥削,还特别注重文化教育领域的控制。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同化和奴化民众的政策,试图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的文化认同和思想观念。这种做法让殖民地人民在精神层面也遭受了深重的压迫,形成了全方位的殖民统治体系。

【1、彻底的奴化教育】

在教育这块儿,日本人主要抓的是小学阶段的日语普及,同时还在其他课上给台湾学生洗脑,让他们死心塌地跟着日本天皇混。到了中学阶段,他们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工人这类基础人才。

在台湾日据时期,当地的教育体系完全搞起了双重标准,一点都不公平。日本人在那儿建的高等学校,主要就是为了照顾他们自己人的孩子,台湾学生想进去简直难如登天。刚开始那会儿,他们搞了两套学校系统:小学校专门收日本学生,公学校则是给台湾孩子准备的。到了1920年,虽然出台了所谓的共学制,台湾学生终于能上小学校了,但这机会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只有那些家里特别有钱的台湾学生,还得经过州、厅点头同意才能进去。再说了,小学校的老师、经费和硬件设施,都比公学校强得多,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1938年的数据显示,小学校每个学生的平均经费是50元,而公学校只有25元。在入学率方面,日本小孩高达99.49%,台湾本地孩子却只有46.69%。课程设置上差异也很大,公学校念了六年,水平还赶不上小学校五年级的学生。台湾学生的升学机会比日本学生少得多,就算成绩特别好,也经常会因为所谓的“思想问题”被刷下来。

1938年那会儿,升学竞争可真够激烈的。男子中学这块,台湾学生报了5248个,结果只收了724人;日本学生1925人报考,倒有1266人被录取。女生这边也不容易,台湾考生2244人,就招了676个;日本女生2610人报名,录取了1412人。职业学校更惨,台湾学生5552人报名,才收了659人;日本学生1644人报考,录取890人。再看师范学校,全台四所加一块儿,在校生总共1590人,日本学生占了1246个,台湾学生才344人。最夸张的是台北第一师范,清一色全是日本学生。

1938年那会儿,台湾中等学校里头,日本男生占了59.3%,女生更是高达72.8%。要知道,当时在台湾的日本人数量只有本地人的十分之一,可台湾学生却连日本学生的一半都不到。这么一看,台湾的中等教育资源基本上都被在台的日本人给占了大头。

台湾的高等教育里,这事儿特别明显。从1932年到1934年这三年,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和理农两个学部的情况就能看出来:日本学生占了81.1%,台湾学生只有18.9%,连日本学生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搞的那套教育制度,说白了就是为维护日本人统治地位服务的。他们搞的那一套,完全是把台湾人当二等公民,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平可言。教育政策上,日本人占尽便宜,台湾人处处受制,明摆着就是欺负人。这种教育体制,从头到尾都带着殖民者高高在上的味道,哪有什么平等可言?《台湾史》里就讲得很清楚,日本人压根就没把台湾人当回事。

日本占领台湾那会儿,为了彻底消除当地人的民族认同,开始搞文化同化这一套。他们最狠的一招就是逼着大家学日语、用日语。日本人一到台湾,就宣布日语是“官方语言”。这不,1896年就在台北芝山岩搞了个“国语传习所”,专门培养会说日语的人,算是同化教育的开头炮。

新政策出台后,所有公立学校都得把日语纳入必修课,汉语课每周就剩两节了。中等以上学校的汉语教学更绝,直接改用日语拼读法来教。等共学制一推行,升学考试立马把日语列为了必考科目。政府还整出了风俗改良会、国语普及会这些官方组织,专门负责在社会上搞文化同化那套。

1937年抗日战争打响后,日本人在台湾搞起了"皇民化运动",把强制同化推到了顶点。他们打着"平等对待"的旗号,逼着台湾老百姓日常必须说日语。不会说日语的人买火车票,就被骂"你不是皇民,到后面排队去"。有些车站更过分,直接不卖票给这些人,还嚷嚷"不会说日语的滚回中国去"。

日本殖民者不仅强行拆除小庙宇和百姓家的祖先牌位,还逼迫大家改信他们的"天照大神"。他们甚至搞起了奖励制度,只要你家说日语、穿和服或者"国民服",按照日本人的方式过日子,或者干脆改个日本名字,就能得到特殊待遇。台湾本土的戏曲、音乐啥的统统被打压,他们倒是大力推广什么改良剧、皇民剧,还有所谓的"新台湾音乐"。那些为侵华战争唱赞歌的"忠勇美谈"、"日华事变美谈"之类的"青年剧运动"一下子火了起来。他们还强迫台湾人唱日本军歌和民谣,就是想给台湾人洗脑,灌输所谓的"大和魂"。

1941年那会儿,日本人在台湾搞了个叫"皇民奉公会"的组织,总督亲自当老大。他们把所有中文报纸都给禁了,然后按照行政区域分设各级分会,还根据职业、年龄、性别不同,弄出产业奉公会、奉公壮丁团、大日本帝国妇女会台湾分会这些名堂。每家每户都被强行拉进这个组织,台湾人还得经常去参加"劳务奉公队",白给殖民者干活,一分钱都拿不到。

《皇民奉公会》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压榨台湾的工具,他们搞起了"皇民奉公运动",变本加厉地对台湾人民实行法西斯统治,目的就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卖命。仗越打越大,这帮殖民者又开始逼着台湾同胞去当"军夫",让他们为日本的侵略野心出苦力。

日本占领台湾那会儿,不断有日本人搬到台湾生活。1905年的时候,岛上大概有6万日本居民,到1915年这个数字涨到了13.8万。1925年又增加到18.9万,1935年突破了27.2万。等到1942年,台湾的日本人口已经高达38.8万了。

1905年到1942年间,日本人在台湾的数量翻了6倍多,增长率高达646.7%,相比之下,台湾本地人口只增长了不到2倍,也就是196.1%。到了1942年,日本移民已经占了台湾总人口的6%。那时候,不管是殖民政府还是学校,但凡是个重要点的位置,基本上都是日本人坐着,台湾本地人只能干些基层工作。

1944年的数据显示,在全台湾享受特任和简任待遇的133人里,台湾本地人只有1个;而在2027名荐任待遇人员中,台胞也仅占22人。日本殖民政府对待日本人和台湾人的工资待遇完全是两套标准。日本籍的公教人员不仅工资拿得多,升职也快,还能额外拿到相当于工资50%到60%的补贴。

在工商企业里,日本员工和台湾员工的薪资差距特别大,尤其是白领阶层,日本人拿的钱比台湾人多得多。工人的工资差距更是夸张。1922年台北市的调查数据显示,同样的工作,日本工人的收入普遍比台湾工人高出至少一倍,像染色工这种岗位,日本人的工资甚至比台湾人高出两倍还多。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物价可是一路往上涨。就拿老百姓天天要吃的米来说,1895年一石才3块钱,到了1905年就涨到7块1,等到1935年更是飙到21块5毛8。这么一算,跟1895年比涨了6倍多。可台湾工人的工资呢?1935年平均一天才挣1块1毛9,比1895年和1905年也就多了一两倍。表面上看工资是没变或者涨了点,可实际上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工人的日子反而越来越不好过。

【2、对农民的盘剥】

说到台湾的农民,情况还是不太乐观。虽然以前那种大租权没了,可农村里的封建关系还是老样子,佃农的日子照样不好过。台北那边的水田,租子能拿走收成的55%;台南那边的旱地也不轻松,租子差不多是收成的40%。这么一来,农民们还是被压得喘不过气。

除了地租,农民还得面对各种盘剥。在中北部地区,碛地银特别流行,一甲地得交几十块到一百多块钱。旱地的租金得提前给,要是种两季的水田,第一季交的租子比第二季多得多,这等于地主提前收了部分租金。更狠的是"铁租"制度,就算遇到天灾收成不好,佃户也得照样交租。很多大地主自己不直接管地,找人来打理,这些人叫"佃头"或者"二手头家",他们经常变着法子向佃农多要钱。

根据1933年的调查数据,全岛90%的农户中,有87.42%都背着债务,平均每家欠了469.65元。那些在日本大公司直接经营的农场里,农民的日子过得更是艰难。特别是在糖厂的原料区,种甘蔗的农民只能把甘蔗卖给区内的糖厂,价格完全由老板说了算,农民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糖厂不光要佃农来干活,还不让他们搞别的副业。为了能继续种地,这些人得先找糖厂借钱。表面上看,他们想种啥都行,可实际上根本没法改种别的,只能种甘蔗。这么一来,这些蔗农跟种植园里的农奴没啥两样。

看看咖啡园的农民,日本园主用合同把他们绑得死死的。这些佃农不仅得乖乖种咖啡树,连日常吃喝拉撒都得听园主的。种出来的东西全得上交,想出门还得先请示。这么一比,咖啡园农民的处境比种甘蔗的还要惨得多。

台湾的情况是这样的:只有一小撮跟日本殖民政府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靠着日本人的扶持和跟日本大企业的勾搭,才混得风生水起,他们的利益完全跟日本殖民者绑在一起。相比之下,台湾的中小资本家们日子可不好过。虽然台湾本土资本从1911年开始慢慢起来了,特别是在1917年到1923年这6年里,发展得特别快,总共开了201家工厂和企业。

台湾的民族资本,除了几个大家族控制的财团外,基本上都挺弱的,资金也就几千到两三万的水平。殖民政府和日本的大资本还老给他们使绊子,比如不让他们自己成立株式会社,不给出口权,贷款也难批。这样一来,想发展根本没啥希望,有些连活下去都成问题。至于那些做手工业和开小店的,日子更不好过,随时可能亏本甚至倒闭。

台湾那一小撮大地主虽然人不多,可手里的耕地却多得吓人。靠着日本殖民政府的撑腰,他们还在用老一套办法压榨农民。这些人里头,有的已经开始玩起了现代工商业,跟日本殖民政府和那些大财团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打得火热。不过呢,日本殖民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灯,又是抢地又是收税,还在农村搞起了警察网络,这些事儿都动了大地主们的奶酪。所以啊,这些大地主跟殖民政府之间,也免不了有些矛盾。

这些中小地主们主要靠把地租给别人或者雇人种地来剥削贫苦农民。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同时做点生意开个小店。但是面对殖民政府和日本大资本家的压榨,他们的经济状况其实挺不稳定的,随时都可能出问题。

【3、对高山族的镇压剥削】

作为台湾的原住民,高山族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和汉族同胞携手并肩,一起开发建设这座富饶美丽的岛屿。高山族主要聚居在台湾的山地地区,这些地方占了全岛面积的一半左右。那里不仅有大片茂密的森林,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正因为如此,这些地方早就被日本侵略者盯上了,成为他们觊觎的目标。

早在1896年,当时担任台湾总督府民政局长的日本人小野遵就公开表示过:

台湾未来的发展重点都集中在番地,也就是高山族居住的地区。不管是做樟脑、管山林、开垦荒地、搞农业,还是让日本人搬过来住、开发矿山,这些事都得在番地展开。要想在番地顺利开展这些工作,第一步就是得让番人听咱们政府的话。

搞定汉族那边的武装反抗后,日本殖民者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高山族。他们搞起了什么隘勇线,建了一堆隘寮,还在险要地方拉上电网,把高山族的老百姓困在山上不让下来。这还不算完,他们得寸进尺,一步步把隘勇线往里推,把高山族祖祖辈辈打猎谋生的森林和猎场都给占了。更过分的是,日本派了大批军警到处收缴枪支,到1923年的时候,总共没收了29677支枪。

1910年,时任总督的佐久间左马太推出了《五年讨番计划》,调集了超过一万名军警,花费了1600多万块钱,对高山族的地盘展开了残酷的"清剿"。在这场行动中,高山族的老百姓死伤惨重,人数超过了1.1万。

从那时候起,大大小小的"讨伐"行动就没停过,一直持续到1926年。那会儿殖民政府对外宣称"理番"工作差不多搞定了,在高山族地区彻底站稳了脚跟。为了更好地管控这些少数民族,他们搞了个超大的警察系统,差不多每20个高山族人就配一个警察。这些"番地"警察可不得了,手里握着军事、治安、行政、教育所有权力,老百姓都管他们叫"草地皇帝"。

日本殖民者为了控制高山族,搞了个"头目势力者会"和"家长会",想把族里有威望的人都拉拢过来,玩起"以夷制夷"的把戏。他们疯狂抢占高山族的土地,又是建茶园、种热带作物,又是搞樟脑园,还拼命挖矿、砍树,把高山族的地盘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更过分的是,他们动不动就强迫高山族的人免费干活,修路、挖渠、架桥样样都来。就算有人能拿到工钱,也经常被警察给克扣,真是够狠的。

根据当时的目击者透露:

番人干活,每天工钱说是二十五钱,可警察只给十五钱,剩下的全进了他们腰包。《制脑会社》那边也差不多,嘴上说给工人六七十钱一天,实际上番人到手也就十五到二十钱,中间的差价全被警察给吞了。

日本殖民者在台湾搞了一套剥削和压榨的套路。他们开的交易所,专门低价收购山里的特产,反过来高价卖工业品给当地人。要是有村子不听话,他们就断了盐、米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吓唬人。高山族的妇女更是遭了罪,殖民官员来视察,非得让漂亮姑娘打扮得花枝招展陪着喝酒,那些警察更是无法无天,随便欺负妇女,搞得老百姓一肚子火。至于高山族的小孩,警察就逼着他们学日语,还教什么“修身”,其实就是洗脑,灌输他们那套“皇国史观”的歪理。为了给日本的侵略战争卖命,他们还强迫高山族的人参加“番民军训团”和“战时服务团”,更过分的是把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拉进“高砂义勇队”,送到前线当炮灰。

日据时期,台湾各族群都遭受了殖民者的残酷压迫和经济剥削,饱受欺凌和侮辱。但是,台湾民众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勇敢地站出来,进行了一场场不屈不挠的抗争。这些历史事件充分表明,台湾人民具有坚强的意志,永远不会向强权低头。

【4、台湾人民的反抗】

1895年11月,桦山资纪刚宣布搞定台湾没多久,台湾东北边就出事了。林李成和林大北带着人起义,打响了反抗日本统治的第一枪。这场起义标志着台湾人民开始用武力对抗日本殖民者,直接挑战了桦山资纪所谓的"平定"局面。

许绍文、陈秋菊、胡阿锦、简大狮这帮起义军兄弟,说干就干,立马就行动起来了。他们一鼓作气拿下瑞芳,还差点把台北给围了,把日本鬼子吓得够呛,赶紧调兵遣将过来镇压。这边还没消停,那边又闹起来了。柯铁带着中南部老百姓开始抗日,他们钻山沟、打游击,专门找日军的碉堡下手。林少猫、陈发那帮人也不闲着,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整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抗日大戏。

日本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他们用镇压加欺骗的招数,把起义军给分裂了。他们一边诱捕,一边暗杀,林少猫和简大狮都遇害了,柯铁也在山里病死了。可这些殖民者的血腥手段,根本吓不住台湾人民。大家一个接一个站起来,跟敌人干到底,战斗从来没停过。

从1907年11月到1915年5月,台湾地区接连爆发了多起反抗日本统治的武装斗争。先是蔡清琳在北埔发动起义,接着1912年3月刘乾在林圮埔起事,随后1913年12月罗福星在苗栗举义,最后1915年5月余请芳在噍吧哖揭竿而起。尽管这些起义最终都未能成功,但每一次都让日本殖民统治遭受了重大冲击。

一战刚结束那会儿,全球各地都在闹独立运动,这股风也吹到了台湾。当时台湾的民族资产阶级慢慢壮大起来,知识分子带头,加上一些民族资本家和地主,他们开始用非暴力的方式反抗日本人的统治。这场斗争最先在日本东京打响,1919年之后,一些在日本的台湾留学生跟大陆、朝鲜的革命人士联手,搞起了声应会、启发会、新民会,还有东京台湾青年会这些组织。他们还办了本叫《台湾青年》的杂志,专门批评日本的殖民统治,强烈要求废除那个“六三法”。

1921年初,林献堂和蔡惠如、林呈禄这帮人跑到东京,拉了一百七十多个台湾同胞签名,给日本议会递了份请愿书,想让台湾搞个民选议会。结果呢,直接被日本方面给拒了。不过他们没放弃,这场台湾议会设置运动一直搞了14年,前后请愿15回,可惜到最后还是没能如愿。

1921年10月,受到大陆"五四"运动的启发,一群台湾知识分子在台北搞了个大事——成立了台湾文化协会。这个组织可不简单,把各种反日思想的能人都聚到了一起。他们玩得挺溜,又是开讲座又是办报纸,想尽办法唤醒老百姓反抗日本人的统治。你还别说,这一招真管用,台湾各地冒出了不少进步青年团体。那会儿的台湾学生也挺硬气,接二连三地跟日本人对着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抗浪潮。

1927年那会儿,台湾文化协会内部闹起了分裂。蒋渭水带着人搞了个台湾民众党,主张搞民主政治,还想着拉拢工人农民,支持他们跟日本人干。另一边,林献堂和杨肇加这些人也没闲着,他们搞了个叫"台湾地方自治同盟"的组织,走的温和路线,主要想提升地主和民族资本家的政治地位。两边虽然都跟日本人不对付,但路子完全不一样。

这些和平抗争活动,尽管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强力镇压下没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却在唤醒民众意识方面发挥了作用。面对这种局面,殖民当局被迫做出了一些妥协和调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非暴力斗争方式确实体现了积极的进步价值。

20年代那会儿,台湾的农民和工人也都不安分了。各地农民抱团组队,跟殖民者和地主老财对着干,闹得挺凶。1925年,彰化二林的种甘蔗的农民搞了个台湾头一个农民组织,跟林本源制糖会社叫板,要求卖甘蔗的时候能亲自看着过秤、一块儿定价格,结果被警察给镇压了。光是1927到1928这两年,农民闹事就有565回,参与的超过5200人。工人们也没闲着,罢工示威没少搞。最厉害的是1927年4月,高雄浅野水泥厂和高雄铁工厂的工人,因为日本老板无缘无故开除工会干部,闹了个大罢工。到了1928年4月,台湾共产党也成立了,他们喊着要赶走日本鬼子,搞民主革命,让台湾人自己当家做主,为此一直没少使劲儿。

面对日本殖民统治,高山族同胞的抗争故事让人热血沸腾。1897年那会儿,小鬼子对太鲁阁部落下手,结果被狠狠教训了一顿,损失惨重,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撤兵。到了1911年,日本警察想收缴北势地区高山族的武器,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殖民当局调来上千军警想硬来,却在高山族勇士们的顽强抵抗下屡屡吃瘪。从1900年到1912年,大嵙崁地区的高山族人民接二连三地起义,把前来镇压的军警打得落花流水,让那些侵略者留下了不少尸体。

1911年那会儿,台湾总督府派了2000多名警察去对付马利可宛的高山族,结果伤亡惨重,啥目的都没达到。到了1913年,他们又调了3000名军警去打奇那济的高山族,这次更惨,200多人被打死打伤,光是军官就折了30个,还都是将校以下的。

从1915年到1920年,高山族群众在多个地区发起行动,他们攻打了当地的警察驻在所,导致不少警察伤亡。1930年,雾社起义的爆发,标志着高山族抗日斗争达到了顶峰。就在那年的10月27日,雾社的高山族人民,长期遭受殖民者的压迫和侮辱,迅速采取行动,突袭了雾社周边的警察所,夺取了武器和弹药,以此来装备自己。随后,他们向雾社进发,彻底摧毁了所有日本殖民机构,并击毙了包括殖民者及其家属在内的100多人。

日本殖民政府急急忙忙调了几千个军警过来,领头的还是台湾那边最大的军事头子,想要把起义压下去。起义的老百姓跟这帮人打了一仗,后来撤到山里继续干。日本人真是疯了,连飞机都用上了,还扔毒气弹,不少起义的人就这么没了。虽然最后起义没成功,但雾社那些高山族的人这么硬气,真的让老天爷都感动得掉眼泪。

1937年抗战一打响,小鬼子在台湾搞的那些"理番"把戏就彻底玩台湾老百姓反抗日本人的斗争,跟大陆这边的抗日战场那是打配合战,你帮我我帮你,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这下可好,日本人那些年费劲巴拉搞的殖民统治,全给整黄了。

抗战时期,祖国大陆的战火让台湾同胞更加坚信终将摆脱日本统治、回归祖国。不少台湾爱国人士不畏艰险,纷纷回到大陆,和那些一直留在大陆的台湾人并肩作战,投身抗日事业。他们成立了“台湾革命同盟会”和“台湾义勇队”这些组织,为抗战贡献了不少力量。

在台湾地区,日本殖民政府推行战时政策,加强了法西斯统治,使得大规模的反抗行动难以展开。尽管如此,台湾民众并未放弃抗争。他们用多种方式对抗日本推行的皇民化运动,比如坚持说汉语或台湾话,拒绝改日本名字,反对向学生灌输日本皇国思想,还秘密创作抗日反战的作品,努力维护中华文化的传承。

不光如此,像1941年东港那件事,还有1944年瑞芳和苏澳的抗日行动,都清清楚楚地展现了台湾同胞在日本法西斯铁蹄下那种不屈不挠的劲头。从这些历史事件就能看出,即便在日本人的殖民统治下,台湾老百姓也从来没有低过头。

台湾的最后一位总督安藤利吉自己也说了:

要是敌人真打过来了,台湾这边的人会不会突然跳出来,在背后给咱们捅刀子,把事情搞得更糟呢?说实话,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对台湾人是不是真能信得过,我可没那个把握和胆量。

1945年8月,小日本终于扛不住了,宣布无条件投降,打了这么多年的抗日战争总算画上了句号。对于台湾老百姓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他们熬过了整整五十年的殖民生活,现在终于能回到祖国怀抱了,这绝对是场硬仗打赢了!

#百家说史#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